潍坊昌邑: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

小刘

03:19

潍坊昌邑: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
(图侵删)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8日讯 昌邑市积极探索建立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评价与规划技术体系,为山东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样板,构建“绿色经济+蓝色粮仓”立体开发的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模式。

在山东省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试验示范项目——三峡昌邑海上风电项目,海洋牧场在线监测系统实时回传风机水下画面,鱼儿围聚在风机桩基周边自由游弋。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金磊介绍说,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可以看到贝类、藻类聚焦在人工鱼礁和风机基础周围,周围的鲈鱼、鳞虾,还有螃蟹的种类越来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多,生物种类和数量逐步增加。

三峡昌邑海上风电项目2018年开工建设,是山东核准建设的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规划容量300兆瓦,年发电量约9.4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万吨。然而在海上安装风机,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多大影响呢?当时没人能说得清。

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金磊表示,三峡昌邑海上风电项目是山东的第一个核准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之初没有依据和参考。项目投资超过一千万元建设海洋牧场,结合莱州湾的水质资源、地质和生态环境的特点,定制产卵礁、集鱼礁、海珍品礁投放在风机基础周围,为鱼类等提供产卵和栖息的场所。

而要想真正知道海里面的情况,不如在海底装上“眼睛”。项目建设方投资700多万元建设海底在线监测系统,以便时时了解海底生态情况。然而,在海底建设在监测系统,并非易事。

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锦超表示,这套海底观测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实现信号的连续传输,还有电源的稳定供电。

经过探索尝试,三峡新能源山东分公司最终在场区选择了5个典型机位,构建了全方位、全时段的检测系统,实现对海流、波浪、温度、海洋生物的在线监测观测,而且还有多个摄像头,能实时看到水底的生态状况。通过这些观测设备,可以实现对海洋牧场生态效益的评估,从而了解海上风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眼下,通过观测发现,风电桩基形成了类似人工鱼礁的功能,聚鱼效果非常好。鱼儿自由游动,纷纷在此集聚。

曹锦超表示,这套海底观测系统的建成,为研究海上风电还有海洋牧场的相互影响,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构建起了蓝色粮仓+绿色能源综合发展的样板,这也为山东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昌邑融媒 李连冰 潍坊报道

安徽六安通报一幼师体罚学生:教师被采取强制措施_1

党员必须要上去,没有讨价还价!为这位医生点赞

留学生就业市场碰壁 出国留学并非人人适合

殷世航回应“退赛”,“东南”回应“骗钱”

2人获刑!云南大理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致6人死亡案宣判

加拿大“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已运抵乌克兰

节后“回购潮”持续上演 多股已现“黄金坑”

东营市利津县:百亩黄秋葵迎来采收旺季 亩均产值超3万元

农民工工资一分不能拖欠!这两种情形将被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

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典型案例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中英街:一街两制 繁荣共生

1小时完成30人1天工作量!数字虚拟侦查员助力警方快速破案

潍坊昌邑: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排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