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因何调整为“7+3”?中疾控回应

小刘

7月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日新增确诊病例多次突破100万例,奥密克戎BA.5亚分支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我国外防输入压力不断增大。

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因何调整为“7+3”?中疾控回应
(图侵删)

近期,全国多地报告了本土聚集性疫情,存在多条传播链,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向相关省份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控制疫情。

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防控,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全面提升全链条工作效率,力求科学精准、力求方便群众。

BA.4、BA.5亚分支传播力

较其他变异株略有增加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介绍,BA.4、BA.5亚分支的传播力相较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略有增加,主要表现为:

1.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研究发现病毒的较高的再生指数(R0);

2.一些国家和地区BA.4、BA.5亚分支已经成为流行的优势毒株;

3.过去5周,在欧洲、北美出现了感染数量的增加。

BA.4、BA.5亚分支的致病力总体上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相似,但在老年人群中快速传播已经出现了重症病例,在欧洲12个国家近期的住院率和ICU使用率都有所增加。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研究显示BA.4、BA.5亚分支引起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将有所增高。

虽然BA.4、BA.5亚分支的传播力有所增强,但仍然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没有证据显示现有的NPI(非药物干预)措施将失效。换句话说,我国现有的防控措施仍能有效地应对。

修订防控方案

主要基于这三点考虑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一是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控期限和方式。二是统一封控管控区域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明确了管控措施。三是完善疫情监测要求,加密风险人群核酸检测频次,明确了不同场景下区域核酸检测的策略。

进行这些修订主要是基于3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基于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国本土疫情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多,疫情波及的地区和范围比较广,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不断加大,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二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短,病毒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增强,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三是基于前期试点工作的结果和疫情防控实战的经验总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4-5月份,在大连、苏州、宁波、厦门、青岛、广州和成都等7个入境城市开展了为期4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工作。同时吸收借鉴了各地防控工作的实践和疫情处置经验。

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调整

中疾控解释原因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试点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绝大部分感染者都能在7天内检出。那么,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将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医学观察”,这样的调整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对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是精准防控的体现。

来源:北京日报公众号

记者 孙乐琪 实习记者 柴嵘

流程编辑:U016

东京股市继续下跌_7

今夜不眠:蒙洼蓄洪区7小时生死转移

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启用 大湾区再添新物流大通道

谋求“绝对优势”难掩现实窘境

搭载4名宇航员的“龙”飞船15日发射升空

消息人士称一名哈马斯高级指挥官在以军袭击中身亡

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

第31金!东京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双杠决赛,邹敬园夺冠!

财政部在香港成功发行2025年首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认购倍数2.86倍

推动两国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钟声)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3045万 少数族裔死亡率远高于白人

人才帮扶助力对口支援(治理者说)

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因何调整为“7+3”?中疾控回应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排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