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短信竟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

小刘

绕过手机“垃圾短信”拦截系统 营销短信竟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

营销短信竟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
(图侵删)

“没想到,‘双11’的营销短信这么厉害了,竟伪装成验证码,绕过了手机上的‘垃圾短信’拦截系统。”今天,浙江省宁波市消费者杨女士告诉记者,某电商平台“双11”预售启动当天,她接连收到了3条带有验证码的短信,仔细一看才发现,实际是该平台的“双11”营销广告,但其中却插入了验证码及“验证码拒收请回复R”等字样。

“当我把那3个号码‘拉黑’后,对方又换不同的号码发来内容相似的短信,一天共收到了10多条。”由于不确定短信来源,担心是诈骗,杨女士不敢点链接,也不敢回复“R”拒收。

记者采访发现,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有消费者表示:“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收到了7条相同内容的短信,且来自不同的号码,而且里面都带有验证码。”还有消费者担心:“一旦不法分子将诈骗短信以验证码形式发送,会让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难以分辨。”

杨女士将收到的短信转发给记者后,记者复制该短信内容,打开某电商平台APP,发现是其“双11”主会场的界面。记者联系到该电商平台官方客服人员,对方表示:“这不是验证码,而是链接码,复制以后再打开APP就可以打开链接。”那为什么要用验证码的方式来推送?该客服人员表示不清楚,如不想接收短信,可以通过短信中的提醒进行退订,或是联系客服协助处理退订。

对此,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对记者表示,当前消费者使用手机短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接收验证码,如果短信里有明确的验证码字样,运营商或第三方拦截系统拦截时可能就会放行,以免用户错过重要信息。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或者拨打商业性电话。

“然而,由于违法成本低,不少商家抱着侥幸心理,变着法子来逃避管控,无疑侵犯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陈音江说。

付亮指出,要避免营销短信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单靠运营商和第三方软件动态判别该不该拦截,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用于商业推广的特服号码(如106开头的号码)的管理,包括使用是否超出许可范围、是否经过用户同意等。

“关键还是要从源头治理。”陈音江认为,一方面,商家应通过诚信守法的方式开展营销活动,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一旦监测到或者有消费者举报,应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记者唐姝)

来源:工人日报

华为将发布2025年智能光伏十大趋势

权威观点|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推窗见绿 抬脚入园

提前免费!百度宣布!

上海电力大涨5.04% 前三季净利润预计增长52.57%—81.57%

7个工作日完成检测、30公里半径内找齐包装配套,成都邛崃构建白酒全产业链配套体系

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江苏苏州大规模充换电虚拟电厂投运

我们的2020丨筑建疫情“防火墙” 全力护佑老年人生命安全

上海:实施“码”上监管 优化营商环境

张燕生:中国经济发展迎来三方面机遇

“不应用关税束缚大家” 英国电动汽车从业者期待中英合作

营销短信竟伪装成验证码“轰炸”消费者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排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