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直击冬奥|鸟巢、冰立方、国家体育馆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

小刘

小朋友在冰墩墩前拍照留念

上游直击冬奥|鸟巢、冰立方、国家体育馆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
(图侵删)

1月10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冬奥氛围越来越浓。冰墩墩、雪容融的大型形象出现、道路上的奥运大巴不停驶过、现场工作人员越来越多……一切的一切,都向外界透露着一个信息——北京冬奥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鸟巢、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是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场馆,有着各自不同的任务。目前,三个场馆按照总体规划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鸟巢

已进行灯光秀试演,每晚吸引市民打卡

鸟巢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仰山河,每晚都有市民拿着手机甚至是专业摄影装备,聚集到鸟巢距离最近的一座桥上进行拍摄。

奥林匹克公园里,鸟巢永远是最吸引眼球的建筑,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举办场馆,如今鸟巢里每天都在进行紧张的工作。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团队从10月开始就在鸟巢进行训练和联排,届时,开幕式没有设定专门的文艺演出板块,而是把文艺演出打散了揉在流程当中,整个仪式一气呵成,无缝衔接。

鸟巢顶上忙碌的建设者

与2008北京奥运会相比,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演员数量将大幅减少,但会做到简约和精彩。人工智能、机器视觉、5G和智慧云这样最新的科技成果,都会被运用在开幕式中,用科技让开幕式空灵而浪漫。

每晚,鸟巢都会亮起灯光,灯光随着时间变化,甚至在凌晨两点时也不熄灯。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鸟巢每晚都会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拍照。近日,冬奥灯光秀试演进行,不同颜色的灯光绚丽多彩。

白天,记者发现鸟巢顶端也有工人在忙碌着,一切都标志着距离开幕式越来越近了。

冰立方

从水到冰,展现科技力量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

提到鸟巢,就不能不提到水立方。作为北京奥运会期间另一个标志性建筑,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北京冬奥周期变身“冰立方”,冬奥期间将举行冰壶的比赛。

水立方如何转变成冰立方?原来是在泳池上搭建可拆装的冰壶赛道。看似简单,其实整个过程充满挑战。

冰壶追求极致精准的项目特点,让冰壶比赛对制冰质量的要求极高。冰立方项目团队用了4个月时间,摸排场馆基础设施,确定制冰机组的安装和管线布置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冰场稳固、荷载和冰面平整度的要求。

同时,水立方作为水上运动场馆,场馆环境是高温高湿,但冰上运动的场馆要求低温低湿,整个团队必须改造场馆空调系统,新增除湿系统,来实现场地环境温湿度控制。

目前,该项目可在20天内完成水冰场地转换,从“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并实现绿色、节能、可持续等效果。

国家体育馆

进入“小闭环”管理状态

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将举行男子冰球和女子冰球部分比赛,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它还获得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冰之帆”,与“冰立方”“冰丝带”等交相辉映。

目前,该场馆已经进入“小闭环”的管理状态。上游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场馆已经被围住。据了解,根据冬奥组委要求,结合国家体育馆场馆工作实际,从2022年1月6日0时至1月23日0时,对提前抵达场馆开展工作的外籍人员及国内工作人员采取小闭环模式进行管理。目前,制冰师已经在进场制冰。

据了解,外籍人员从入境至离境期间全部采用闭环管理,闭环管理区所有人员每日进行核酸检测,非闭环管理区人员每两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同时,闭环人员工作和休息区域,也会每两天进行一次环境核酸检测。

同时,此次小闭环使用与大闭环相同防疫分区及运行流线(除非闭环管理区工作人员),待正赛大闭环启动后将不设有缓冲期,而是直接过渡运行大闭环。

上游新闻特派记者 包靖 汤皓 高科 北京报道

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印尼新增402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400483例

巴西新冠确诊病例超200万

厄瓜多尔西部海滨城市武装袭击致5人死亡

各地春灌全面展开

日照五莲:烘干技术助力秋粮丰收“加速”

天启低轨物联网星座开启第二阶段组网建设

国乒男团晋级亚锦赛决赛

杭州西站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配套亚运会 助力长三角

禁止一切行人、车辆在冰面通行!哈尔滨公安通告

网约车司机怼乘客“不加价永远打不到车!”广西三江凌晨通报:深表歉意,对涉事司机严肃处理,对平台约谈

山西省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最低气温将下降8℃及以上

上游直击冬奥|鸟巢、冰立方、国家体育馆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排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