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白色板材 如何“撬动”8500万元技术增资?

小刘

不久前,一场科技界的“创新普查”收官。

一块白色板材 如何“撬动”8500万元技术增资?
(图侵删)

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教育部等多部门,完成首次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大盘点。近135万件存量专利,超过94万件纳入可转化资源库,并与45万家企业进行精准对接。

00:32

中南大学的实验室里,一块看起来不起眼的白色板材,破解了一家建材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块板材的原材料来自工业生产的副产物,生产环节能耗极低。通过这次大盘点,这项专利精准匹配到正为绿色新材料发愁的建材企业,产品实现批量生产,高校因此获得8500万元的技术增资。

专利家底大盘点

推动高价值专利产业化

我国是世界第一专利大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申长雨近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相关专题论坛上介绍,目前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已经达到484.6万件,是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提前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

放眼国际赛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是国际专利申请最大来源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

耀眼的科研成果,只有实现产业化才能转变为卓越的生产力。作为专利研发的主力军之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往往更注重基础研究和学术价值,转化过程存在卡点,许多有价值的专利因此“沉睡”在实验室。

202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

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

在行动方案的指引下,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教育部等7部门, 对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专利盘点和价值分析,摸清专利家底。已盘点的存量专利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未来产业等多个重点领域。

畅通转化机制

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

在完成专利盘点的基础上,推动转化运用成为关键。

这次,中南大学研发的“气凝晶保温材料与相关建材及其制备技术”,通过专利权转让和技术增资入股的方式,与安徽一家专业绿色建筑材料企业达成合作,促进相关专利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成功转化,为高校带来1500万元的专利转让费和价值8500万元的技术增资。

这项技术成果通过测试和认证后实现批量化生产,相关板材产品累计推广超10万平方米。据测算,每万平方米应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吨,相当于种植6600棵树木。

曾经,创新链与产业链“相望难相见”,如今企业“出题”,科研院所“领题”、联合“答题”,最终在生产线上“验题”的创新路径正在加快形成。

国家知识产权局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2024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7.6万次,同比增长39.1%,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持续组织开展新增专利的盘点工作,不断扩充专利转化资源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产业链重点企业加强与高水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

这场发轫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盘点,正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沃土中催生出更丰硕的创新成果。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某个实验室里“沉睡”的专利数据,就会成为撬动下一个技术变革的支点。

监制丨王元

主编丨王兴栋

总台央视记者丨王婧

编辑丨马玮璐

视频编辑丨潘杨

部分内容来源丨中南大学官方网站等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广州日报:动物园做义工 软处罚有硬效果

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投身中拉科技合作的古巴科学家

王毅:美国成为南海军事化的最大推手和 损害南海和平的最危险因素

痛心!张俊瑞、刘世学,因公牺牲

许正中:牢记初心使命 践行网上群众路线

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必须增强斗争本领

美团去年营收2767亿元 即时配送订单219亿笔

“春节”申遗成功 有哪些重要意义?专家解读

2024年清明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 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

药监部门回应一款国家集采药不符合要求:该药品尚未开展集采供货

浙江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一块白色板材 如何“撬动”8500万元技术增资?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排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