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起评:悬疑的《尘封十三年》,讲好了刑警的日常

小刘

近日,又一部刑侦悬疑剧火了,由陈建斌、陈晓主演的《尘封十三载》一上线就备受好评。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刑侦悬疑剧,《尘封十三载》讲述了两代刑警师徒跨度十三年携手破案的故事。该剧改编自娄霄鹏的小说《黯夜之光》,开播以来,豆瓣评分高达8.1分。

人民艺起评:悬疑的《尘封十三年》,讲好了刑警的日常
(图侵删)

悬疑的壳,现实主义的核,是这部影片的深度所在。多起凶杀案围绕一副油画展开,在1997年到2010年的时间里,多名女性离奇身亡,死亡姿势与油画内容高度相关。紧张又诡异的配乐,特殊又神秘的意象,让这部剧疑点重重。

随着案件的进展和嫌疑人的排查,关于嫌疑人的故事一一展开,反应了时代变迁过程中的一些社会现象:拆迁房问题、女性的生存问题、黑社会问题……

追随两位刑警的视角,观众不断深入案发现场,追踪凶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对生活场景细致入微的镜头描写,让这部剧充满了生活气息。影片通过光影色彩的变化,在1997年和2010年之间不断地跳切着。通过对比,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以及刑侦手段的发展。20世纪初,受到办案工具和办案手段的限制,大部分的案件只能通过群众走访和刑警的侦察能力才能得以破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办案工具和技术不断演进,电脑、投影机、DNA检测技术、犯人画像生成,都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此外,细节的考究让影片充满了年代感,在1997年的时间线里,不论是红底白边纸质车票、旧钞票、老式呼叫机、传统的录音机和台式电脑等生活物品,还是旧式的楼屋、街边的小餐馆、山城街道的生活场景,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时代感和真实感。

这部剧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以一种平视的视角讲述了刑警的故事。这部剧的刑警不再是为“悬疑”服务的工具人,也不是被神话的“神探”,他们性格迥异,满怀热血,却也有着各自的性格缺点和办案局限。陈建斌饰演的老刑警卫峥嵘做事雷厉风行,性格急躁。陈晓饰演的年轻刑警陆行知爱较真又富有同情心。两人性格的碰撞又增加了这部剧的幽默感。两人一文一武、一静一动。除了主角之外,其他刑警们的完成度也都非常高,角色塑造丰富立体,各有千秋,描述了刑警们的群众像。观众能通过演员的表演可以感受到刑警队里互帮互助的团队氛围、朴素又热血的人民情怀、心心相惜的战友情谊、风雨同舟的师徒情谊、刑警工作的忙碌和危险、警嫂的辛苦和贴心理解。这些关于刑警们的烟火日常徐徐展开,让观众感受到这部剧的温度。

一部好的悬疑剧不仅要有好的开始,更要有好的结尾,才能让人印象深刻,并回味无穷。目前看,《尘封十三载》在初始阶段能够打动观众,并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更希望这部剧能够在结尾时更进一步,不要犯一些悬疑剧虎头蛇尾的通病,为整部剧画上完美的句号。

《山东海岛故事》没看尽兴!专家在线催更新!

新西兰全境将于当地时间17日午夜进入“封城”状态

多措并举,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浦东开发开放前路更宽广(新论)

薛崇林任河南省安阳市副市长(图/简历)

文化中国行丨增冲侗寨:同心同德 万里和风

经济日报评论员:为加强完善国家治理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以色列与也门胡塞武装冲突持续升级 是否会重演定点清除情景?

马来西亚18岁以下年龄段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8万例

滴滴将定期公示不诚信司乘用户行为

保险公司回应“10年交23万保费取钱还要等60年”:无营销员误导证据,难退全款 律师解读

特写:难忘的相聚 精神的传承——内地奥运健儿对话香港青少年

人民艺起评:悬疑的《尘封十三年》,讲好了刑警的日常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排骨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